东方书画艺术网:www.dfshysw.com
编辑:怡然
时间:2020-11-05 14:52:07
蒼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记天津文化名人何德骞   
  东方书画艺术网讯(怡然):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自从认识了何德骞老先生,对这句俗语有了更深的体悟,这样的老人,不只是一家之宝,也是津门之宝,更是国家之宝。


 
  初识何老,见到的是一位清瘦儒雅的老人。他精神矍铄,非常健谈,古今中外,文史哲艺,皆能侃侃而谈。尤其在文史方面,以八十高龄论起历史事件和相关人员,仍然如数家珍。
 
  与何老交谈,往往讶异于老人家思维之活跃,思想之开放。他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勇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在何老身上,有一种浓重的“向新力”,他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及接受度远远超过一般老年人,他拍照片,录视频,玩微信,无所不及,乐在其中。他还非常关心时事,往往能以自身几十年的积淀与经验,对某些社会现象提出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完全看不出已经退休二十年,而是依然走在时代的前沿。
 
  何老酷爱历史,特别对近现代史情有独钟,曾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著作等身。他出版的书籍包括:《孙传芳真传》,《五省联帅孙传芳》,《服饰与考证》,《天津十大寓公》,《北洋铁翼孙传芳》等。他还参与编写大学历史教材,参与编著《辛亥革命在天津》,发表文史著述数十篇。直到今天,何老仍然笔耕不辍,为各媒体撰写文章。目前,他正在策划出版一本中国工艺美术史著作,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楷模。


何德骞著作


何德骞著作


何德骞著作
 
  何老常常自嘲为“老朽”一枚,但他身上没有一丝老朽的味道。他极度热爱生活,爱好广泛,每天读书,写作,跳舞,作画,会友,生活充实而快乐。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是与九岁的孙子玩耍,年龄相差七十岁的祖孙俩在一起画画、做操,场面充满喜感,令人唏嘘感慨。
 
回顾何老的一生,更是充满传奇色彩。
 
名门之后
 
  何德骞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出生于封建官僚世家,典型的书香门第,是我国文化名人何绍基第五代传人。何氏家族在天津曾为老“八大家”,宣统年何氏排名第三。这样的家庭保留了根深蒂固的优良文化传统,因此何老从小就饱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文史书画都有着深厚的童子功。这些为他日后从事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何德骞与父亲、母亲、大妹合影


道县何绍基文化研究会聘书
 
官宦世家
 
  何家秉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讲究忠孝三高,重视读书,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秉承着这样的家学,何家做官的人多,经商的人少,家中五代文官,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何德骞的父亲何毓华出生于一八八三年,与鲁迅是同时代人。曾为国民政府官员,一度任孙传芳的少将参议,河北省政府主任秘书等职。何德骞的叔叔何毓秀也是国民政府高级官员,曾任一等县長,行政专员,对何德骞后来治史,颇有影响和教益。他的七伯父何际云,北京大学毕业,承家法,善书法、绘画,是民国安徽著名书画家。


左起:孙焕伦,何毓华(1902年摄于山西平遥县衙)


何毓华委任令


何毓华委任令


何德骞叔叔何毓秀图像(《中国名人录》载图)


滦县县长何毓秀宣誓就职


何毓秀任保定清县县长
 
历史教科书
 
  何德骞的父亲何毓华老来得子(五十九岁)有了幼子——如今之何老,父子相差近六十年。父亲是大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生人,历经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敌伪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五次社会变革。父亲恪守族训,以“学优登科”为己任,为官固守清廉,賦闲以字画自娱。一生喜藏古籍碑拓字画,使何老倍受传统文化熏陶。除了受父亲的文化影响,他自身也历经坎坷,饱经蒼桑,传奇式的生涯,堪称为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何德骞父亲何毓华(摄于1898年)


儿时的何德骞


青年时代的何德骞


何德骞与何大壮等人合影(摄于1970年)


何德骞与装潢设计研究所同事合影(摄于1979年)


在南开大学与易中天先生合影


何德骞自画像
 
艺术人生
 
  何老家学深厚,五岁习字塗鸦,笤龄即有绘画之愛好。当年寓目家藏书画,耳濡目染,成为日后稻粱生计。何老的艺术生命绵长,审美眼光精准独到,与时俱进。何老常谓:“不为旧习所阻,不为时尚所诱,”


何德骞书法作品


何德骞书法作品
 
  及長先后受业于:陈邦怀,李锟祥,刘子青,李文珍,肖文彩,哈墨农,既学书法,又学素描。惟独对国画不感兴趣,他认为这就是"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何德骞画作


何德骞画作


何德骞画作
 
  初中时受美术老师張觐文垂爱,据知張老师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辅仁大学毕业。六十年代,何老因有绘画基础,被分配劝业场红专美术工作室。未几文革发生,何老即以绘制毛主席像和红色历程革命景点照相佈景为生。七十年代,以装潢设计为业,先后在印刷厂,绣花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从事装潢和广告设计。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初始,何老被二轻局调至包装工业公司,参加组建了天津市包装装潢研究所,担任设计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一九八三年深化改革,充许留职停薪,自谋生计,自此何老的人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他弃画求学,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自主转轨历史研究,年近五十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稍后被聘到轻工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女子学院,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大专院校执教,教授诸如: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晚清民国人物考、中国美术史(近代)、艺术概论、服饰学、广告设计史等科目。


何德骞在天津师范大学授课课表


天津大学聘书


天津师范大学聘书


河北区人民政府聘书

  综观何老生平,既搞美术设计,又搞历史教学和研究,三十年绘画生涯,三十年教学著书,他常说自已是“稻田里的麦子,麦地里的水稻”,尽管两个专业毫无关联,但他却巧妙地融合两种属性,装潢设计中有历史元素,历史教学和著述辅以美术插图,相得益彰,各有所用。

  他的艺术人生不仅限于书法绘画(宣传招贴,门店牌匾,广告绘画)厂牌,还涉及工艺设计。他参与过外贸画册装饰设计,糕点食品装装潢设计,(宫廷糕点曾由溥杰题字)、参与设计龙须面等并多次获奖。何老还参与工业产品设计,例如天意吸尘器,文教用品设计,例如复印纸,还多次担任全国和地方各类展览会的设计与绘制、书写工作。


何德骞手绘工艺美术设计作品(复印纸,文房四宝,五福寿糕点)


何德骞手绘民国人物服饰图

  何老的历史教学与著述,严格遵守”直书实录“的原则。主要著作是北洋軍阀史的人物传记,填补了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空白。一九七六年首次以《孙传芳真传》问世,由于其资料翔实,继著《五省联帅孙传芳》,再著《北洋铁翼孙传芳》,至今已经五著孙传芳传记,为国内首例。他的《服饰与考证》纯系政治制度史的佐证,书中以民国政令为依据,考据了民国服饰流变,解读了中山服的政治内涵。书籍出版后被广泛引用。何老其他的文化论著已逾两百余篇,近撰《旧闻辑佚》和《宦海勾沉》,尚未付梓。


何德骞著作


何德骞著作
 
大器“皖”成的怪人
 
何老戏称自己是“皖人”。他说:”父亲59岁才有我,可谓晚来子“。“皖”是安徽的简称,“皖”又谐音“晚”,他的祖籍是安徽,又是一个皖(晚),其人生经历都比他人“晚”了一拍。
 
何老出生晚,身为老来子,八岁在北京上小学,迀居天津后又上教会学校,因学历不被承认,旋入天津五一小学插班二年级,入学比同龄人晚;何老就业晚,二十五岁才工作,不可谓不晚;何老结婚晚,因阶级斗争关系,他是“被愛情遗忘的角落"达人,年过三十五才有了自己的家庭;何老生子晚,三十六岁才有了儿子;何老得孙子晚,六十九岁才有了孙子;何老读大学晚,三十八岁才读大专,通过自学考试学习汉语言文学;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零年停薪留职七年间,在南开大学学习历史,攻读研究生时已经四十八岁,他常说自己是“当代范进”;何老执教晚,五十三岁开始在各大专院校任教,桃李满天下;何老成名晚,在普通人接近退休的年龄声名鹊起,先后发表论文三百多篇,接受过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东方书画艺术网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南开大学毕业证书


硕士学位证书


高级工艺美术师证书

  何老的一生,始于艺术,成于文史,最终又复归艺术。难得的是他"曾经蒼海,老成见到,通文达艺,並行不悖”。他还自勉要低调为人,用他的话说就是:”学广须识多,不求闻于人“。数十年来,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中自由徜徉,在恣意洒脱的艺术创作与认真严谨的学术研究间游刃有余,在饱经沧桑与童真意趣中保持了完美的平衡,于是有了我们眼前可敬、可亲、可爱的何德骞老先生。

  祝愿何老福寿安康,笑容常在!


 

来源:东方书画艺术网

友情链接

东方书画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东方书画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津ICP备20004780号-1   技术支持:15222758054   

津公网安备120111020009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