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书画艺术网:www.dfshysw.com
编辑:金勇
时间:2020-07-29 13:10:02
翰墨君缘--何海霞:人老实,但画画要俏皮  

何海霞:人老实,但画画要俏皮

文章来源_网络

何海霞:中国画画家的用笔,就如同歌唱家练声、武术家练功一样,是中国画的基本功之一。有的人用笔只能繁不能简,有的又只会简,不会繁,何谈用笔呢?要简可简到不可再简,得到笔之魂,还要能繁到不可再繁,却又感到亮,感到好看,这就是功夫,是笔头功夫。

如何实现绘画创作中的「笔势」和「笔力」?

常有人说:「瞧这人这笔力,多有劲,啪的一下就下来了。」其实不会的,他这是缓了好几口气以后才下来的。有人说:「看某人的画,像是喝得酩酊大醉后画的,那种狂劲!」是不是呢?不是的,就说齐白石齐老用笔,那里头文章大了,画如金钢杵,里边含蓄的既有篆书又有草书,他把这笔的运用、转换,升华到了单纯、朴厚,就像是裘盛荣唱戏一样,他把那些复杂的花腔都去掉了,纯了,既浑厚,又含蓄,又简练,最终,表达个性的东西突出了。

中国画是从力度、从质感、从取势,来表现它的形的婀娜多姿。千笔万笔归于一笔,一笔又是千笔万笔的开始。齐白石画藤萝,简而又简,其实里边蕴藏着无数个主线与复线,我们学的就是要简到最极点,也就是说,把这笔的性能、效果最后归到一点,就是这一点笔触上。

不懂得的,一笔下去,是扁的,是死的;行家一笔下去,里边不仅仅有阴阳之分,还有着潜在的生命,就是气韵。这潜在的生命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是作者对物象的理解的高度提炼,然后概括的注入,就跟血液一样的可贵,所以能看起来温润有力,干湿浓淡,层次分明,质感都画出来了。

有些人绘画看起来蛮有气势的,可以理解为他们已经掌握了「笔势」或「笔力」吗?

现在有一些一勇之夫,全以气胜,似乎很有「气势」,很有「力度」,「气势磅礴」。其实怎么样?内在很空虚,是故作紧张,声嘶力竭而已。我不能那么做,我也不愿那么做。

笔的运用,其实间接地表达了画者的学识和修养,那是其个人修养和生活实践的修养的融合。一定要虚心,要真诚,对艺术要真诚,否则,画出的仅仅是画,画的不是心,那么,心力又从何而起?笔力又从何而发?就更谈不上笔情和墨趣了。

陈子庄说,古人作画,人老实,但画出画来俏皮。人心里不静,画出画来就糟杂呆板。用笔同是这个道理。

何海霞 风雨归来

也就是说,绘画用笔绝不是一种形式,画者画的其实是他的心?

绘画用笔似乎是形式问题,其实还不止是形式问题,而是人的心理节奏,心里内在的美流露在笔端,可又不是卖弄或以巧胜人。

有时寓巧于拙,有时寓拙于巧,拙中有巧。绘画既要拙,同时里边还要有巧。我们有的同道内心里朴实,人也朴实、画也朴实,但缺乏天趣;有人过分的虚,有人是过分的实。要想笔墨虚实结合的好,就需要其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既要看着非常古拙,但又是很巧。齐白石画画,就很巧,巧里面很有情趣。把齐白石跟某人比,某人是画也,而非艺也。再如某某人的画作,素描也,非中国画也,非艺也,就是说,他有一套熟练的造型和素描,画素描是对的,但笔法就不对了。笔法是什么?就是将人的内在修养行之于笔端,表达在笔头上。

何海霞 桑山行

如果说绘画之「画心」是一种「艺」,那么,研究绘画用笔,研究的是「艺」还是「术」?

有人是有「术」而无「艺」,有人是有「艺」而无「术」;有「艺」无「术」者大有人在,有「术」无「艺」者更多;而「艺」、「术」兼而有之且达到一定高度的很少。

我们在研究笔法的时候,是研究「艺」,不是研究这笔的性能,笔的性能只是一般的常识性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充分发挥笔的效能呢?问题出在「笔随意转」上,出在不能「圆转如意」上,不然怎么叫「心手双畅」呢?

首先说心。「喜画兰,怒画竹」,画兰时不是我今天有什么顺心事,哈哈哈,才画兰,他是心喜而不形于色,不行于外。「怒画竹」也不是刚刚跟谁吵嘴以后才去画竹子,「怒画」是指内在里有一种压抑的东西。喜也好,怒也好,是形象地说明画家注入笔端的一种情感,一种意,这种情感的意又与所表现对象的形与神,能完美地结合在一块儿。

其次是心力。心力对绘画很重要,有人他这个力就是使不出来,那笔当然不听他指挥;有的人心力衰竭了,心力疲竭,笔也就使唤不动了。

何海霞 幽林赏玩

有「艺」又有「术」,绘画创作是否就能力透纸背?

有人说:「何老,我这用笔虽然感觉到了变化自如,但又怎觉得压力不够?」

笔的压力,不能够为压力而压力,首先要凝神聚气,你才能有压力。我们说某某人力透纸背,这力透纸背可不是容易的事,他是凝神用气、意,充满了,才能下笔如金刚杵,入骨三分,而这笔又行得那么准确,那么舒服。

何海霞 太液凉思

画笔是绘画创作的一个客观工具,这个工具对绘画创作有何影响?

一管笔,不管它是羊毫也好,狼毫也好,关键是怎么去用。对笔要善于运用。笔的本身只是一个客观条件,掌握和运用就要靠我们主观了,我们不但要能熟练的操纵它,更要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比如我,画画老是用狼毫、兼毫,笔头不大,小笔写大画。我一直说把工具换一换,因为这就跟小脚走路一样,那裹脚条总打不开。这也是我的弱点,使心力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画笔,这工具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却起一个辅助作用,所以我要改,把我用细笔的功夫,在宽笔中解放、发挥,把短笔用成长笔,起码用5厘米、4厘米这样的长锋,厚一点,里边含水量就能够多一点,是的,要想笔锋圆转有余力,就不能把笔使得太干了。

人们用笔的笔锋长短,是个人习惯,人的习惯是有局限性的,笔锋长短也有它的局限。一定要先掌握好画笔的大小,虽然说「擅书者不择笔」,绘画亦然,但笔的辅助作用是大的。要承认,笔太短了,心力发挥不出来;过分的长了,这笔出去后再回来时捻不过来了,就成了死的,死笔。笔,是客观上的一个工具,我们的主观需要改革。


来源:当代国画

免责声明: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友情链接

东方书画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东方书画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津ICP备20004780号-1   技术支持:15222758054   

津公网安备120111020009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