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书画艺术网:www.dfshysw.com
编辑:怡然
时间:2021-09-26 18:56:22

“又是一年秋分至”二十四节气养生——秋分

 

李学亮国画作品
 
东方书画艺术网讯:“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过后,金气敛降、压力增加,地面以下阳气渐多于地上,天气一天冷过一天,黑夜一夜长过一夜,昼夜温差明显加大,逐渐步入深秋。秋分养生,应重在养“收”、养阴。所有与升阳有关的情绪、运动、饮食、穿衣都应有所收敛、节制。

谷伯言国画作品
 
一、秋分品茶
 
1.乌龙茶

秋季乌龙正当令,乌龙茶(青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燥,既除体热又生津液;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醇厚。
 
2.菊花茶

菊花茶护眼明目,消毒疏肝,一透明玻璃杯,一朵金丝菊、婺源菊,或三五朵杭白菊,单独冲泡三五次,清甜舒爽。
 
3.老白茶

三五年的老白茶,少了寒凉,进而平和。老红茶、老黑茶、老熟普温顺,暖腹安神。此时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起居、饮食皆遵循“养收”之道。储存一段时日的老白茶,此时香气与滋味都会愈加饱满。


黄枕石国画作品
 
二、秋分饮食
 
秋分饮食原则
 
1、少吃辛辣多润肺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烧烤也要少吃。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对养肺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2、少食生冷多喝汤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永利教授指出,中医养生学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秋分时节,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膳于身体自然很有好处。
 

秦宝远国画作品
 
秋分饮食推荐
 
银耳百合炒虾仁
 
制作材料:干银耳20克,百合干20克,虾仁60克,盐3克,白糖8g,白醋3克,鸡精4克,料酒2ml,胡椒粉2ml,淀粉5ml,葱花适量。
制作方法:
1、银耳和百合用温水浸泡3小时,百合干泡略软,银耳泡发大。银耳用剪子或者小刀去根。用手把银耳撕成小朵。锅里水烧开,放入银耳和百合焯大约2分钟断生。
2、银耳和百合焯熟,捞出控水备用。虾仁加入料酒,淀粉2ml,白胡椒粉。用手抓均匀腌制10分钟。锅里倒油烧至7成热,下入银耳和百合翻炒半分钟。加入糖,盐,醋,鸡精调味。
3、倒入虾仁翻炒均匀。剩余3ml淀粉加水搅拌均匀成水淀粉,倒入锅里大火翻炒。撒上葱花。大火翻炒收汁变得浓稠即可。
功效:滋补强壮身体是白木耳最重要的功效,因为白木耳中含有丰富的高质量蛋白和多种氨基酸,还有一些天然多糖和皂苷以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人们在食用白木耳后能把它含有的丰富营养尽快吸收和利用能滋补强壮身体也能缓解体虚。百合也是很好的食材。吃惯了银耳汤,炒银耳也不错。其实银耳和木耳一样,炒着吃都是可以的,而且比木耳更脆呢。


邴玉林国画作品
 
菊花大枣枸杞粥
 
制作材料:大米、银耳、菊花、金丝枣、枸杞、蜂蜜。
制作方法:
1、银耳加清水泡发,摘去根部,撕成小朵;砂锅水开后放入大米、银耳大火煮开,小火继续煮半小时。
2、放入菊花、无核金丝枣、枸杞,继续煮半个小时;将煮好的粥放凉至六十度以下,放蜂蜜调匀即可。
功效:菊花是秋天的“花中仙子”,能很好地帮人本补气、补力、除燥、解毒,对现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压、亚健康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大 枣有入脾胃补气益血之功效。枸杞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
 

刘维伦国画作品
三、穴位养生
 
1.尺泽穴
 
屈肘,在肘窝中,肌腱外侧凹陷中,尺泽穴属于肺经的合穴,五行上属于水穴,是治疗肺病的关键穴位。


 
2.太溪穴
 
取穴在内踝间和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太溪主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形容的就是秋燥的临床症状。


 
3.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外缘中点外侧0.5寸,在鼻唇沟中,这个穴位可以治疗鼻干、鼻塞、鼻炎等鼻部相关症状。
按揉方法:拇指屈曲放于穴位上按揉2~3分钟,间隔5分钟再行按揉,一般总的按揉时间是5~10分钟,以发酸、发胀、发热为标准,一般每天可以按揉两次,以晨起和睡前按揉效果较好。


 

于焕瑛国画作品

四、秋分养生原则及注意事项
 
  1.早睡早起
 
  秋分是秋季调养的重要时节,古人认为这个时节,人要“与鸡俱兴”,顺应天时,像鸡一样早卧早起。


秦克翠国画作品
  2.适应“秋冻”
 
  古人推崇一种养生方法,叫“秋冻”。不要穿得太多,让人体慢慢适应寒冷,以免身体突然受凉生病。可以试试“冷水擦拭法”:每天早晚,起床后和临睡前,用冷水擦拭脑门、鼻子附近,以及耳朵、手腕等部位,搓热双手,再将被冷水擦拭过的地方搓热,如此冷热交替,能帮助身体适应气温变化。

王少玉国画作品
 
  3. 搓搓肚腩
 
  秋高气爽,胃口大开,一不留神吃多了,再加上秋燥,更容易便秘。晚上睡前或清晨起床时按摩肚腩,是个简易的促便方法。方法一:先仰卧,搓热手掌心,两掌心在右腹下部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0圈;方法二:摩擦腰下的尾骨也有通便或防治痔疮的作用。


郭章顺国画作品
  4.适量进补
 
  秋季饮食记住两个重点:一是适当进补,常吃些鸡汤、骨汤、山药、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 红枣、核桃等,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但忌过量;二是少辛多酸,尽量少食姜葱蒜、辣椒、羊肉等辛燥食物,多吃山楂、橘子、柿子、石榴等酸味食物。
 

张卫星国画作品
  5. 补水防燥
 
  秋燥易伤津耗液,使人出现口干目赤、声嘶咳嗽、尿少便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可以适当用百合、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作为汤材调理。日常建议适量多饮水、淡茶、牛奶、豆浆等,多吃些萝卜、梨、芝麻、番茄、豆腐、板栗、哈密瓜等平补清补之品,也可在煲汤煮粥时加入胡萝卜、荸荠、百合、莲子、银耳等食材 。


王志毅国画作品
 
  6.健身防病
 
  天气渐凉,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等疾病,入秋后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秋风瑟瑟,万物凋零,郁闷伤感的情绪也会令机体免疫力降低。此时,多做些愉悦身心的事,对减少冬季疾病有重要意义。

张蕙玲国画作品

       7.精神养护
 
  秋分后更要培养乐观情绪,宝春神志安宁。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

马晴二十四国画作品——秋分 枸杞

 
编辑:东方书画艺术网 怡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友情链接

东方书画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东方书画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津ICP备20004780号-1   技术支持:15222758054   

津公网安备120111020009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