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书画艺术网:www.dfshysw.com
编辑:舒 文
时间:2014-05-21 11:52:55
访谈著名书法家王全聚  
东方书画艺术网讯: 王全聚是天津市著名的书法家、文艺评论家。1941年生于长春,8岁定居天津。祖籍河北蠡县。天津师范学院(今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退休前任天津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天津市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他擅长书画理论研究,撰写发表了大量的书画评论文章,很多书画家以请他撰写序言和评论为荣。
    他的才气和学问为人称道,古典文学的功底深厚,能写格律诗和地道的文言文,天津一些碑记都出自他手。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他的艺术才能更多表现在书法方面。他是传统功力深厚又极富创造性的重要书法家。自幼年起就醉心书法,几十年钻研不辍。他擅长真、草、隶、篆各种书体,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技法体系。


 
    [记者]:您被称为“学者型的书法家”,都说您的书法是有思想的,充满生命力。您是如何理解书法这门艺术的?
    [王全聚]:被称为“学者型的书法家”实在不敢当,因为这是一个很高的称号。我在文联理论研究室做了近二十年的文艺理论工作,平时经常发表一些文章,组织一些研讨会活动,所以学术方面做的比较多,这样一来,大家就这样称呼我。
    这个称号让我感觉惶恐,但是这是我的追求,每一个成功的书法家,都应该是学者型的书法家,应该有深厚的学养、广博的学识作为依附。一个肤浅的人,知识面狭窄的人,思想不深刻的人,缺乏人生体验的人,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书法家的,更不要说大师、大家。
    虽然书法看起了很简单,写字人人都会,但是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艺术的代表,是因为书法三千年来,包含着中国人民广泛的审美经验和人生体验。外国也有书法,但是同中国书法相比有数量上、质量上以及审美本质上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书法是进入仕途的硬标准,也是所有文人表达心性、情怀的必由形式。中国人管书法叫书法,我认为也可以叫“抒法”——中国人抒发自己感情的方法。而不是所谓的“模法”——古人怎么写我也怎么写。只有将自己真是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古老的平面艺术中体现出来,才能做到表现人格,抒发人生的意义。
    总之,书法要写好,需要你知道它是一门怎样的艺术,知道如何通过这门艺术表达自己感情,抒发人生感悟,表现自我人格等。
    [记者]:您的书法气势雄浑,其榜书与草书功底最深厚。您的书法艺术是如何达到今日的造诣的?
    [王全聚]:我自幼受家庭熏陶,在父亲的鼓励与鞭策下,我的书法在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最初开始临赵孟頫的《五柳先生传》和苏东坡的《丰乐亭记》,后来就转到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等我二十来岁的时候,我对草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下了很大力气去练习怀素、张旭、黄庭坚、祝枝山、王铎的书法作品等。
    你们现在看我写的字所谓的“气势磅礴”也好,“笔力雄劲”也好,这跟我的性格息息相关,因为我骨子里充满一种英雄气概——虽然我表面上心性平和。我从小爱看武侠小说,心底有一种尚武精神。而我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也是以豪放为主,比如我喜欢苏东坡与辛弃疾的诗词,这是由我的气质决定的。
    我外在的平和同我骨子里的豪放、英雄情结看上去是相悖,但其实又是对立统一体的——往往人内心中最压抑的东西是最容易抒发出来的,这是一条法则,这条法则适用于我的书法上就很自然而然的体现为“气势磅礴”,“笔力雄健”的风格了。
    因为心性的契合,所以我喜欢榜书与草书,为了研习榜书与草书的笔法,我练了很多年。榜书不容易写,小字藏拙,大字不藏,榜书大字的笔法哪里出了问题,哪里没写好,书法有没有骨力,一眼就看出来了。
    [记者]:有这样一个命题想请您给解答一下。叫“当代人的书法写不过古代人”,您认为这是一个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王全聚]: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比如拿当代写的很好的作品去跟古代的诸如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相比,恐怕没有写的过的。但是咱们所说的当代也就是几十年。别说现在,就是古代又有哪个朝代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出现那么多大家、构筑那么深厚的书法文化?唯晋唐而已。大师的产生本来就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才能产生那么一位。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艺术是很难比较的,有一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颜真卿和王羲之,柳公权与怀素谁的艺术水平更高?武功谁高谁低,一上擂台就能分出个一二,而艺术则难以比较。
    再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与总体追求,而这个总体追求又是由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潮决定的。比如魏晋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一派风流景象,这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玄学思潮兴盛密不可分。而魏晋时期的书风是后世再也无法复制的,这就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
    [记者]:在您心目中,艺术家需要达到怎样的造诣才能称之为“大师”或者“大家”?
    [王全聚]:这个问题如今争论颇多。现代的书法正在进入书法的纯艺术时代,但是书法最初是作为实用艺术而存在的,因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书法的内在美。这种对美的体验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它是中国人民普遍掌握的美。
    在古代,书法作为实用艺术时,它的各项技法的探索都受到“他者”的制约,因为书法是实用的,写出来的东西必须让“他者”作为实用工具接受,这样创造性就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在当代,书法进入了纯艺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书法变成了一种几乎不受“他者”制约的艺术门类,那么在技法的探索上受到的限制就少了很多。从这方面看,我认为相比较于古代,当代或者未来一定能够产生很多真正的艺术大师。
    大师,是由历史、时间决定的,而不是捧出来的。多少大师在其生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荣誉,甚至连生活都无法顾及到。比如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再比如已故的当代大家梁崎先生。但是,大师终将会成大师,历史的星空群星闪耀,虽然大师生前看不到自己的光芒。
 
 
 
来源:东方书画艺术网

友情链接

东方书画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东方书画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津ICP备13005438号   技术支持:1522275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