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书画艺术网:www.dfshysw.com
编辑:金子
时间:2021-02-20 16:21:45
翰墨君缘--《发现非遗之美》之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评话又称“杭州大书”,是流行于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曲艺品种。杭州评话源自南宋时期的古代曲艺,明末清初逐步形成,至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进一步成熟。杭州评话由一人采用杭州方言说表,叙事中可不时插入模拟代言内容,夹叙夹议。

杭州评话的历史渊源,一般认为可上溯到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的古代曲艺“说话”,以及“讲史”和“小说”。据《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醉翁谈录》等古籍记载,南宋临安的瓦舍(娱乐场所)中,“说话”伎艺十分兴盛。当时的说话艺人主要在瓦舍、茶馆演出,也常被大户人家召去,在堂会上演出。

明末清初,现代意义上的杭州评话逐步形成。至清道光、咸丰年间,出现了王春乔、谢万春等一批艺人,拥有众多的听众群体,形成了杭州评话中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并于道光十九年(1839)成立了杭州评话的艺人行会组织“杭州评话社”,民国四年(1915)更名为“杭州评话温古社”,时年杭州评话艺人达八十余人。

杭州评话的表演方式为一人用杭州地方话说表。在叙事中可不时插入摹拟代言,夹叙夹议,突出评议。书中人物代言的第一人称称“白”,用事拟人物的语言、语气、语调来代言。用以叙述故事进展及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描绘、分析、评议的则称“表”,即第三人称——说书人的语言。此外还有七言韵文,作为叙事中的“赋赞”(俗称赋儿),有《帅堂赋》《花园赋》《盔铠赋》《阵战赋》等等,在叙说中增强节奏和渲染气氛。

表演中人物的动作、身势、口技、表情均为摹拟象征性的。故事人物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五种类型。一个表演者在一次演出中要先后演许多人物角色,“跳进跳出”,即兴表演,人物角色从说书艺人的抑扬顿挫变化中区分出来。用音调的降低与升高,甚至于沉默、怒吼中,表现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情绪变化和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要从脸上的表情显露来区分。将人物的声音、语气、表情分别描述表演出来,使听众、观众一听就知道这是小生,这是花旦,这是大花脸,这是白鼻头,这是小花脸。声调中分出抑、扬、顿、挫,有畅,有低,有高,有延绵不断、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来源:非遗之美

免责声明: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友情链接

东方书画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东方书画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津ICP备20004780号-1   技术支持:15222758054   

津公网安备12011102000968号